近年來,涇縣在上級非公工委的領導下,不斷聚焦政治站位、行動提升、實效融合,進一步夯實組織建設、增強企業責任,推深做實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各項工作,推動非公企業黨組織發揮質效。
聚焦強政治提站位,完善組織“新架構”。堅持把非公黨建工作“置頂”全縣基層黨建工作總體布局,印發《縣委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工委2022年工作要點》,將全年任務細分為5項22條,印發《實施“雙創兩提升”工程重點工作任務清單》,落實41項93條重點工作任務,全面推進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構建“縣委非公工委-基層黨(工)委—非公企業綜合黨委—非公企業黨組織”四級組織架構,健全黨(工)委具體負責、黨建指導員督促指導、非公企業黨組織落實工作機制。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及時更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領域黨建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嚴肅黨內組織生活,嚴格執行黨內組織生活制度,創新方式方法,積極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基本制度。通過黨建工作“年要點”和“月提醒”黨建督導機制,將基層黨建重點工作細化分解為階段具體任務和目標,保障學習要求。選派涉企部門黨員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深入推行黨建工作指導員“一對一”點上幫,保障工作質效。安排專門經費用于非公黨建工作,用于完善陣地建設、開展活動、教育培訓、慰問幫扶等,保障活動開展。
聚焦抓行動促提升,探索發展“新維度”。常態化開展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摸排工作,針對薄弱環節和重點領域,健全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體系,以黨的工作覆蓋助推黨的組織覆蓋。全面梳理非公企業黨員隊伍情況,為黨組織關系在企業的黨員單獨建立臺賬,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漏一人”。打造“鏈”上黨建新格局,不斷探索拓展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以黨建搭臺,著力打破區域化、垂直化的組織設置壁壘,把黨建的載體放在產業鏈條上,更好地激發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提升產業鏈韌性,推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見實見效。在全市率先成立泵閥產業集群黨委和電機產業集群黨委,通過“將黨委建在產業鏈上”,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引領、示范、帶動作用。推進企業人才隊伍建設,深入推進“雙向進入、交叉任職”模式,讓黨組織直接參與企業生產經營決策,在企業發展中發揮組織優勢。舉辦“涇縣泵閥發展高峰論壇——涇縣企業家沙龍暨泵閥行業人才研討會”,邀請江蘇大學、南通大學行業領域專家團隊作專題講座、交流研討。通過引才、引智共舉,育才、轉化結合等多種方式,為人才引進、企業用才提供更多更廣闊的平臺。
聚焦務實效促融合,履職擔當“新角色”。當好“領航員”,加強宣傳引導。鼓勵企業家參加鄉村振興、疫情防控、賑災捐款等社會公益事業,主動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回報社會。涇縣奕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10余家非公企業積極響應社區號召,向涇川鎮山口社區紅色驛站捐贈了兒童、科普等熱門書籍200余本,豐富紅色驛站的圖書資源,為社區全民閱讀貢獻了一份力量。當好“引導員”,督促企業依法納稅、誠信經營,依法用工、擴大就業,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多作貢獻。2022年,縣委非公工委組織縣稅務局、縣科商經信局、縣發改委等15家行業主管單位40余名黨建工作指導員積極開展走訪企業專項行動,入企宣傳稅收、惠企等相關政策。當好“先鋒員”,發動黨員職工走出企業、走向社會,參加志愿服務,在參與各類搶險救災、服務人民群眾中發揮所長、盡己所能,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組織號召1400余名企業黨員擔任社區“樓棟長”,強化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力量。疫情期間,宣傳發動組建非公企業黨員志愿者隊伍8支328人參與卡點值班、核酸檢測相關工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