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動春回,萬象更新。2023年春節伊始,涇縣各鄉鎮陸續召開新春懇談會,眾多涇縣籍在外人士、企業家、人才代表歡聚一堂,暢敘桑梓情懷,共話家鄉發展。有關縣級領導干部分別赴聯系鄉鎮參會指導。
念“涇川”之士,一封家書盼歸來。為深入實施人才強縣戰略,進一步發揮涇縣籍在外人士作用,涇縣縣委人才辦在春節前夕精心謀劃,旨在搶抓鄉友賢達返鄉契機,按照“全員發動,全員參與,全員登記”的原則,分類登記建檔涇縣籍在外人士“名錄庫”,通過開展涇縣籍在外人士調查摸底、召開新春懇談會等系列活動,讓更多涇縣籍在外人士了解家鄉發展、支持家鄉建設。1月18日,縣委組織部、縣委統戰部、縣招商合作服務中心等部門共同發布《致涇縣籍在外人士的一封信》,介紹涇縣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全方位宣傳推介家鄉之美、百業之興,邀請涇縣籍在外人士回鄉感受家鄉變化,助力家鄉發展。這封“貼心家書”,激起了奮斗在國內外各領域、各行業的涇縣籍在外人士內心的層層漣漪。大家紛紛轉發互傳、點贊留言、撥冗回函,用樸實真摯的語言深情告白故土,用功在桑梓的使命回應家鄉召喚。截至目前,全縣已召開新春懇談會10余場次,參會的涇縣籍在外人士、企業家、人才共計300余名。
感“涇城”之變,群賢畢至敘鄉情。縣委十四屆六次全會賦予涇縣錨定“崛起趕超”戰略新目標新定位。各鄉鎮通過組織涇縣籍在外人士、企業家、人才代表實地參觀縣內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直觀地感受家鄉變化。通報了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未來規劃,介紹了涇縣主導產業、園區平臺、招商引資優勢及需求。懇談會上,各鄉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對多年來關心、支持、幫助、參與家鄉發展的涇縣籍在外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大家致以新春的祝福和誠摯的問候,真誠希望各位涇縣籍在外人士、企業家、人才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家鄉的發展建設,主動為涇縣發展牽線搭橋、建言獻策,大力引薦人才、資金、項目來涇縣落地,在宣傳涇縣、推介涇縣、尋求合作、集聚資源等方面獻計出力。當前,涇縣正在升起崛起趕超的奮進之勢,縣委縣政府以“三比三創三爭”活動為抓手,堅定不移地推進開放為要、交通先行、兩業并進、城鄉融合,全力構建全域美、產業精、文化有高度的發展格局,奮力建設開放美麗人文幸福新涇縣。涇縣籍在外人士、企業家、人才深刻感受到家鄉實實在在的變化;感受到廣大黨員干部、企業家、人才、群眾爭當奔跑者、奮斗者、貢獻者,點燃了全縣上下比學趕超的激情,形成了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更感受到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工作作風。與會的涇縣籍在外人士、企業家、人才在對家鄉的發展變化點贊的同時,也提出了真知灼見,表達了熱愛家鄉,投身家鄉建設的游子心愿。大家紛紛表示,愿意在各自領域中架好“連心橋”、當好“娘家人”,促進資源共享、信息互通、業態共融,積極為家鄉發展搭建平臺,為大力實施涇縣現代化建設崛起趕超戰略、奮力建設開放美麗人文幸福新涇縣賦能增效。
謀“涇彩”之策,匯才聚智話發展。當下的涇縣,正是渴望人才、企業家、成功人士回鄉創新創業的最佳時刻,廣大涇縣籍在外人士、企業家、人才是建設開放美麗人文幸福新涇縣的寶貴財富。2022年,我們成功設立涇縣駐上海人才工作站,開展“組織部長高校行”活動,吸引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等高校的1900余名大學生來涇開展暑期社會實踐和實習實訓,引進碩士以上學歷或高級職稱人才70余名、大學生1500余名。申報省“115”產業創新團隊1個、市“宛陵英才”創新創業項目2個。成功舉辦涇縣泵閥發展高峰論壇——涇縣企業家沙龍暨泵閥行業人才研討會、“姻”為有你“才”居涇縣青年人才交友活動等,全面營造愛才、惜才、安才的濃厚氛圍。謀劃“智匯涇城”人才發展計劃,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集成式、系統化推進人才政策創新工作。歸雁還巢,反哺桑梓,是涇縣對大家最熱切的期望。2023年,縣委人才辦將大力實施“智匯涇城·涇彩有你”活動,積極建立互動服務平臺,充分整合運用涇縣籍在外人士掌握的資源,為涇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據了解,來自茂林鎮唐里村的合肥木山己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愷,在茂林鎮投資建設了4200平方米的獨立山景庭院秋渡旅宿。安徽卡伴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劉莉、劉芳玲、劉娟女士和江蘇羅夢紡織品有限公司吳雨晴女士共同捐款50余萬元用于道路硬化、路燈安裝,建設村民停車場、文化廣場等民生項目。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