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馬鞍村牢牢扭住基層黨建的組織優勢,大力推進“黨建+”系列工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創新“黨建+蔬菜產業”模式,激發基層黨建活力、激活產業發展動能,探索出以蔬菜產業帶動產業發展的振興之路。
群策群力,突出“謀”字,夯實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為持續探索“一村一策”推進鄉村振興,馬鞍村駐村工作隊通過開展實地走訪、學習借鑒、積極運用,帶領村“兩委”立足產業發展實際,先后召開10余次村“兩委”會議、黨員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多次征求意見、反復論證,最終確定了馬鞍村“1131”發展思路,即將蔬菜種植作為馬鞍村主導產業,以蔬菜基地、訂單式蔬菜為重點,創新“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切實帶動村集體和農戶雙增收,讓黨支部有作為、黨員起作用、群眾得實惠、集體有創收。
率先垂范,突出“干”字,激發產業發展潛力活力。做精做細“兩個片區”,打造好馬鞍村蔬菜基地,規劃建設蔬菜大棚區,流轉147畝閑置土地建設蔬菜基地,村集體合作社投入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建設近60畝蔬菜大棚,當前蔬菜大棚建設項目正式掛網招標并確定中標商。同時,啟動摸底大棚潛在承租戶,提前確定大棚承租的價格、面積和使用年限,盤活閑置土地資源、保障項目資金收益,確保“有人種、能運營、見效益”。全力打造60畝露天蔬菜區,配齊配強管理和工作人員,選定有擔當的老黨員作為蔬菜產業帶頭人,統籌負責露天蔬菜區經驗管理工作,村“兩委”密切配合“拉框架、平整土地、確定種植品種、人員物資調度管理”等具體工作。截至目前,豆角、茄子、小米椒等10余種蔬菜長勢喜人,露天蔬菜區初見成效。
持續探索,突出“銷”字,實現市場銷路高效對接。在用心用力發展蔬菜產業的同時,將蔬菜市場銷路問題作為重要議事日程。馬鞍村作為蔬菜種植大村,一直本著“什么菜受市場歡迎就種什么”的種植原則,村里菜農對于種什么菜、什么時間種、什么時間上市、哪些菜市場好銷、哪些銷售渠道等知之甚深,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安排專人對接,確保把握關鍵環節,切實解決了后顧之憂。同時,立足資源豐富、質量優質等優勢,探索“公司+訂單”模式,多次對接丁渡醬菜廠、長盛農場等公司,確定蔬菜種植清單及收購價格,保障了蔬菜“種、產、銷”一體化,打通了銷路、激活了市場,帶動農民靠種植經營蔬菜走上致富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