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涇縣緊跟新時代黨員教育新要求、新任務,立足電教遠教“宣傳、教育、服務”三大功能,通過搭建“立體化”宣傳矩陣、開發“本土化”制片資源、創新“實用化”富民工程,不斷提升電教遠教傳播力和影響力,推動電教遠教工作走深走實。
搭建“立體化”宣傳矩陣,讓電教遠教發聲“更有力”。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聚焦組織工作大局,充分利用先鋒系列平臺優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積極轉載轉發上級“主題教育有聲書”“安徽先鋒有聲書”系列文章,并在“涇縣先鋒”微信公眾號開設“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課堂”等專題欄目,及時做好政策理論解讀、權威文章發布和服務保障工作,讓黨的聲音傳遞到千家萬戶。強化遠教站點學用管理,充分發揮遠教站點資源豐富、覆蓋范圍廣、貼近群眾等優勢特點,堅持推動遠教日常學用與“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有機融合,結合“黨課開講啦”“學習身邊榜樣”“紅色影視播放季”等各類活動,積極組織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觀看《榜樣》《二十大代表風采錄》《二十部優秀作品 慶祝黨的二十大》等精品黨員教育電視片,為黨員干部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
開發“本土化”制片資源,讓電教遠教內容“更有質”。始終把黨員教育電視片制作作為加強黨員教育的重要抓手,堅持目標導向,緊跟省市重點聯合策劃“風向標”,深入挖掘涇縣本地豐富紅色文化資源,聚焦基層廣大一線、紅色革命文化和先進典型模范,精心制定年度制片選題,致力打造出一批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優秀黨員電教片,讓黨員干部在一個個“小故事”“小人物”中感受到“大情懷”“大能量”,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活力。近年來,涇縣圍繞新四軍革命時期故事創新漫畫演繹、實景重現等拍攝方式制作出《戰火青春》《云嶺烽火》等系列片,講好涇縣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圍繞基層黨建特色工作做法精心制作《山溝里的中國“淘寶村”》《黨建引領 “泵”出產業金山》等多部專題紀錄片,用鏡頭展現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疫情防控、基層治理等工作一線中涌現出的先進典型事跡,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創新“實用化”富民舉措,讓電教遠教服務“更有效”。充分利用黨員電教遠教在服務基層黨建、服務黨員群眾、服務基層治理中的“助推器”功能,圍繞基層黨員群眾在鄉村振興中普遍存在的種植經驗、生產技能、經營管理、傳播銷售等方面的培訓需求和難點痛點,依托遠教站點、遠教文化廣場、遠教學用示范基地等平臺,將遠程教育教學與現場觀摩、實踐教學、技術推廣等有機結合,探索出“遠教+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學用模式,組織農業農村、鄉村振興等專家學者以及致富能手、農技達人等“田秀才”“土專家”開展病蟲害防治、蔬菜水果種植、畜牧水產養殖等技術指導,為村民群眾提供技術支持,傳遞致富經驗。今年以來,累計開展線上線下農業實用技術指導300余場次,培訓黨員群眾2000余人次,切實將遠程教育優勢轉化為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實現黨員群眾增收致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