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涇縣緊盯新時代黨員教育工作新形勢、新要求,熱切回應黨員干部學習教育需求,積極探索黨員教育新路徑,不斷在內容建設、形式創新、學用轉化上下功夫,著力增強黨員教育吸引力、感染力和滲透力,切實推動黨員教育工作往深處走、往實里走。
聚焦內容建設,讓黨員教育“有滋有味”。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這個主題主線,加強黨的創新理論闡釋研究,設計開發《發揚斗爭精神 增強斗爭本領——學習黨的二十大關于“三個務必”重要論述》《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等精品理論課程8部,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筑牢思想之基。立足本地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優勢,聯合黨史、宣傳、新研會等專業部門力量,組建紅色文化資源挖掘小組,深度挖掘新四軍在涇縣留下的寶貴資源和重要史實,圍繞“傳承紅色基因 弘揚新四軍精神”重點開發《在烈火與熱血中永生》《用一生堅守的初心》《皖南的懷念》等30余部新四軍歷史文化系列特色課程,精心打造《戰火青春》《鐵軍》等10余部紅色題材黨員教育電視片,讓黨員、干部在聆聽身邊歷史、緬懷革命先烈中增強黨性修養、提升政治覺悟。
聚焦形式創新,讓黨員教育“有方有招”。打造現場課堂。以皖南事變烈士陵園、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王稼祥故居紀念館為主線,將云嶺草棚黨校、茂林蜜蜂洞、汀溪紅色桃嶺幸福路、皖南蘇維埃政府舊址等18處現場教學點“串線并聯”,開展“重走革命路線 尋找紅色足跡”等現場教學活動,通過聽老黨員講故事、重溫入黨誓詞等沉浸式教學形式,讓黨員在身臨其境中感悟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開設云端課堂。充分利用先鋒系列平臺,從共產黨員網、安徽先鋒微訊等權威媒體積極轉載《二十大代表風采錄》《二十部優秀作品慶祝黨的二十大》《主題教育有聲書》《安徽先鋒有聲書》等優秀遠程教育資源,在“涇縣先鋒”微信公眾號開設“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等專題專欄,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利用閑暇時間開展線上學習,確保政治理論教育學習“不掉線”“不斷檔”。同時用好用活全縣168個遠程教育終端站點,結合“黨課開講啦”“學習身邊榜樣”等活動,大力組織各級黨組織和黨員觀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學習視頻”等各類課件,不斷拓寬黨員教育的覆蓋面,讓黨的聲音及時傳遞到基層一線。
聚焦學用轉化,讓黨員教育“有形有效”。始終把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作為黨員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學促干、學用結合。緊盯農業農村發展,積極開展“科技下鄉”活動。針對農村產業基礎薄弱、科技理念落后、新興知識更新遲緩等問題,建立由農業、林業、水利等專業力量組成的黨員科技特派員隊伍,結合“百個專家團隊下基層”活動,主動把種植養殖技術、經營管理經驗、銷售傳播渠道等實用技術課堂搬到田間地頭,讓農村黨員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教育服務。今年以來,科技服務團圍繞不同鄉鎮實際發展需求,共開展蔬菜水果種植、電商直播等技術指導30余次,覆蓋黨員群眾600余人次。緊盯社會基層治理,大力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推動黨員干部下沉基層一線,深入轄區積極開展法律知識宣傳、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建設等活動,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200余件,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