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在自家的門口就能看到我們自己的春晚。”1月25日,農歷臘月二十六,作為2025年安徽省“村晚”示范展示演出之一,“中國宣筆之鄉”涇縣黃村鎮九峰村第二屆年貨節暨2025年春節“村晚”在萬眾矚目中閃亮登場。
“村晚”在歡快的腰鼓舞《蒸蒸日上》中拉開帷幕,激越的鼓點和輕快的舞步表現出村民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的喜悅心情。小品《彩禮》,貼近生活,表現了傳統習俗與現代婚戀觀的沖突,在笑聲中引導村民移風易俗,樹立正確的婚戀觀。薩克斯吹奏曲《我愛你中國》,三名女“演員”以舒緩的號音,完整地表達了老區群眾對祖國深愛之情……
坐落于黃村鎮承流山下、大康河畔的九峰村生態優越、歷史悠久,其名源自清嘉慶《涇縣志》:“承流山,山有九峰,全縣之冠。”2016年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2019年躋身“國家森林鄉村”行列。這里還是著名的紅色老區,距離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僅20多公里。
1941年1月4日,新四軍軍部所屬部隊9000余人從涇縣云嶺駐地奉命北移。1月6日,行至茂林地區,突遭國民黨軍8萬多人的攔擊。部隊自茂林鎮主戰場石井坑向黃村鎮承流峰方向突圍,血戰7晝夜,除約2000人分散突圍外,大部分壯烈犧牲,鮮血染紅了九峰山。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當地村民世代銘記犧牲于此的革命先烈。“一抹鮮紅飄萬里,正是家國興盛時。愿以寸心報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兒童詩朗誦《歌頌祖國》,稚嫩的童音抒發了老區人民賡續紅色血脈、建設更加美好生活的激情壯志。
緊接著,男女對唱《父老鄉親》、男聲獨唱《祖國不會忘記》、廣場舞《喜樂年華》、黃梅戲《鬧花燈》輪番上演,精彩紛呈,贏得現場陣陣掌聲。大合唱《明天會更好》把“村晚”推向高潮。“‘村晚’節目,與紅色傳統教育有機結合,寓教于樂、形式活潑,村民愛看。”涇縣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丁旭健說。
“本屆‘村晚’16個表演節目,全部由本地村民和村干部自編、自導、自演。接地氣,大家既當觀眾又當‘演員’,參與度高、互動性強,效果很好。”作為“演員”之一,九峰村黨支部書記王建平意猶未盡,“今后將組織更多文化活動,讓大家在勞作之余,享受更多歡樂,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養宜游’的美麗鄉村典范。”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