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喧囂與忙碌之中,總有一些人懷揣著對傳統文化的熾熱初心,逆行尋根,黃村鎮平垣村的楊莉便是這樣一位在傳統茶文化的沃土里深耕不輟的逐夢者。多年來,她以傳承傳統茶文化為己任,同時熱心公益,用實際行動為家鄉、為社會帶來溫暖與力量,宛如冬日里的一抹暖陽,熠熠生輝。
茶緣啟夢:歸鄉深耕的初心。
楊莉與茶的緣分,始于兒時老家那片悠悠茶山。在黃村鎮平垣村,村里家家種茶,家家制茶,她從小看著父母和祖輩們采茶。每至春茶吐翠,家中彌漫的茶香便成了他童年最溫暖的底色。年幼的楊莉穿梭在茶園間,看長輩如何精心呵護每一株茶樹,從指尖輕捻嫩芽到竹簍滿載鮮嫩,那是她對茶最初的認知——源于土地的饋贈,滿是質樸與辛勞。
2017年,她毅
藝海逐夢:砥礪奮進的征程
為將家鄉茶葉推向更廣闊天地,忙碌創業之余,楊莉開啟了艱苦的學習之旅。茶藝知識、茶葉審評、茶園管理、制作工藝以及存儲竅門,她無一不學。憑借不懈努力,先后斬獲高級茶藝師、高級茶葉審評師、制茶師證,2021年當選市茶業協會副秘書長,縣茶業協會副會長;還在諸多賽事中嶄露頭角:2022年宣城首屆制茶比賽躋身前十,2023年涇縣首屆茶藝師比賽榮獲季軍,2024年榮獲“涇縣蘭香綠茶制作非遺傳承人”稱號。
在傳承茶文化的漫漫長路上,她全力以赴,不遺余力。2021年五一假期,她巧妙結合自身優勢,組織外地學生及家長探秘茶葉制作工藝。她親自上陣講解,將每一道工序背后的文化底蘊娓娓道來,讓古老技藝走出深山,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多年來,她經常走進校園,開展傳統茶文化公益講座,從茶葉的歷史長河到沖泡品鑒的優雅禮儀,繪聲繪色的講述,讓孩子們領略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孩子們心間播撒下傳承的種子。
善舉筑夢:溫暖社會的力量
楊莉的善舉,絕非僅僅局限于茶文化傳承領域,在公益事業的舞臺上,她同樣綻放著耀眼光芒。疫情期間,她盡顯擔當。2020年2月臨近預產期的楊莉仍心系家鄉防疫,在一罩難求時全力協調千余只口罩捐給村鎮;2021年8月,酷暑難耐,她采購2000瓶礦泉水,慰問堅守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2022年11月底,疫情復發,她聯系超市采購泡面20箱、面包20箱、濕紙巾20包、干紙巾20包、暖寶寶200片送往黃村鎮7個卡點。
關愛老人,她更是身體力行,常常帶領孩子們奔赴養老院。2024年末,蛇年春節將至,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喜迎新年。楊莉在與家人團圓之時,仍沒有忘記敬老院里那些渴望溫暖與陪伴的老人們。她帶領家人孩子們前往養老院拜早年,與老人們促膝長談,關心他們的身體狀況,傾聽他們的心聲。孩子們圍坐在老人身邊,乖巧懂事,讓老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同時,她還采購了58份飽含心意的慰問品,包括面包、萬字糕、酥糖、富硒康芝麻粉,讓老人們在節日里也能品嘗到甜蜜與溫暖。
平日里,楊莉也是村里老人們眼中的“貼心人”。在小賣車邊,看到老人對著想吃的餅干、水果猶豫不決時,她總會悄悄上前付賬,還會用善意的謊言讓老人安心接受。當遇到患有癡呆癥的老人要前往縣城子女家,她都是耐心溝通,與村里工作人員確認信息后,親自護送老人安全抵達縣城與子女團聚。
楊莉用她的堅持與付出,在傳承傳統茶文化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在公益的征程中一路播撒愛心。她以點滴善舉匯聚成磅礴力量,感染著身邊每一個人,讓傳統美德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溫暖篇章。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