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黨員干部教育與勞動實踐深度融合,昌橋鄉創新開展“紅色沃土育初心”黨建帶團建實踐教育活動,以“傳承紅色基因、深耕精神沃土”為主線,通過“種一片菜園、走一段紅路、悟一份初心”的沉浸式體驗,使紅色教育從課堂走向田間、從理論落到實踐,為黨員干部和團員青年搭建起錘煉黨性、增長才干的生動課堂。
播撒“紅色初心種”,夯基育苗筑牢信仰根基。在“開荒播種”期,昌橋鄉黨員干部躬身勞作,在與泥土鐵鍬為伴的過程中,感受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時代精神,推動紅色教育與勞動實踐協同發力。一是開墾荒蕪土地,黨員干部手持鐵鍬走進廢棄荒地,揮鍬翻土、平整地塊,以勞動替代簽到,在汗水與泥土的交融中體會先輩開墾荒地的艱辛。同時眾人分工播種,將對初心的堅守與使命的擔當一同埋入這片土地。二是包片劃分責任,將菜園劃分為“星火責任田”,實行黨員帶團員小組承包制,由拓荒參與者簽訂承諾書,明晰具體養護標準、周期,以高標準養護責任田內作物,筑牢“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的堅實基礎。
耕耘“綠色奮斗田”,深耕成長錘煉實干本領。在“深耕成長”期,昌橋鄉傳承紅色基因、筑牢精神根基,深刻領會長征歷史記憶,實現紅色教育與長征精神同頻共振。一是開展特色黨課,在播種、施肥、豐收時節,開設各類沾泥土的黨課,開展“扁擔上的討論會”,圍繞“青年干部擔當”等議題展開探討,讓紅色精神從書本走向現實,帶來深刻精神洗禮,讓田間泥土味轉化為務實交流的“真心話”。二是構建紅色作物鏈,種植長征沿途特色作物,每種作物都承載特殊歷史記憶。同時計劃在作物成熟后組織采摘,舉辦茶話會,會上分享種植收獲與感悟,使黨員干部在“春種、夏耕、秋收”的全過程中錘煉實干本領。
收獲“金色精神果”,淬煉升華踐行使命擔當。在“收獲升華”期,昌橋鄉將始終牢記為百姓造福的初心使命,在體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長征精神中,推動黨員教育與服務群眾深度融合。一是實行激勵機制,黨員每月憑勞動可兌換勞動積分,累計后可獲紅色書籍等獎勵,在書籍文字中對黨的紅色精神理念由淺層次了解轉變為深層次領悟。并且在彎腰除草、灌溉施肥中掌握生產技能,真正實現了“在勞動中感悟初心,在實踐中踐行使命”。二是明確收益方案,制定農產品收益分配方案,部分投入集體食堂改善伙食,部分定向用于幫扶轄區困難人群,惠及廣大參與者與群眾,以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為民初心,切實將黨員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實效,推動黨員教育走深走實。
昌橋鄉黨員干部在田野中傳承紅色精神,播撒綠色希望,收獲金色果實,共同構成“紅色鑄魂、綠色踐履、金色賦能”的“三色”實踐黨建育人新圖景,形成“勞動創造-精神傳承-價值反哺”的良性閉環,也為新時代基層黨建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