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縣昌橋鄉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抓基層強基礎、抓重點促提升、抓特色樹品牌,黨建工作呈現出點上有突破、面上重創新、整體上臺階的良好勢頭,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守責為基強化使命擔當。一是聚焦理論學習武裝頭腦。扎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中心組學習10次,召開專題黨建會2次,意識形態專題研究會2次。常態化舉辦基層黨組織書記輪訓班4期,線上線下培訓相結合,培訓黨組織書記、主任、選派幫扶干部136人次。二是實施“強堡壘促先鋒”工程。補選鄉黨委委員3名、村支委2名,對17名村書記進行述職評議、適崗性綜合分析研判,輪訓組工干部3期,招錄后備干部6名,掛職鍛煉2名,“一村一策”整頓龍橋村軟弱渙散黨組織,推進“三會一課”等黨內組織生活規范化,在組織生活上“下功夫”,從而使基層黨建“上臺階”。三是聚焦“兩個覆蓋”全面提升。開展“兩項排查”,進一步梳理“兩新”組織及黨組織組建情況,新建非公聯合黨支部1個,組建率達57.69%,選派6名非公黨建工作指導員覆蓋13個黨支部,分級培育打造3個示范型黨支部和1個品牌型黨支部。
黨建引領提振脫貧攻堅。一是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成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臨時黨委和17個村“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臨時黨(總)支部”,推動責任落實,實施到村產業類項目5個,基礎設施類項目10個;認領354+N各類問題46條,制定整改措施145條,已整改到位;滾動式全覆蓋大排查3次,整改完成排查出的1481條問題,排查中發現的“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見底清零。二是愛心助農扶貧扶志。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整合工青婦等扶助資源,黨群聯動搭建愛心助農平臺,解貧困戶燃眉之急,為貧困戶辦理各類實事2800余件,今年以來共計銷售貧困戶各類農產品達10.8萬元。如連日暴雨期間,幫扶蘆塘村擬脫貧戶胡國慶銷售西瓜上千斤。三是加強監督執紀。做實選派幫扶干部和幫扶聯系人日常管理,實行選派幫扶干部“日通報”“雙月報”等工作制度,開展選派干部座談會1次,面對面談心談話1次,開展在崗履職情況督促暗訪4次,幫扶聯系人走訪情況督查8次,扶貧領域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檢查18次,督查整改問題51個,印發問題交辦單11份,為脫貧攻堅提供紀律保障。
“紅色領航”凝聚發展之力。一是一線“戰疫”護航經濟發展。堅持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嚴防死守,設立1個縣級衛生防疫檢查站和53個村級防疫卡點,連續奮戰29天,直到袁店卡點拆除,累計檢測7050輛車,11976人次,廣大黨員干部主動捐資捐物15.4萬元,精準排查全覆蓋,入戶走訪3萬余人次,發放宣傳資料2萬余份,勸停宴席175戶,守住了疫情防控“北大門”,取得新冠疫情防控阻擊戰階段性勝利。二是筑牢“紅色堤壩”。暴雨侵襲的7月,該鄉聞“汛”而動,聞令而行,排查地質災害隱患,轉移受災群眾73人,涌現了一批防汛減災的“排頭兵”,防汛一線中擦亮黨員本色。如景山村書記歐羊群,在得知柳樹窩塘塘埂坍塌的危急情況后,立即上報險情,連夜聯系鏟車,組織村應急防汛隊對大塘進行開挖泄洪處理,對多處塘埂進行除險加固直至凌晨。三是多渠道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南灣、龍橋等8個村通過清產核資、理順土地資源、固定資產對外發包、自主經營改造等方式盤活村集體經濟,預計年增收共53.6萬元。下一步將繼續盤活資產,完成今年5個村的村集體經濟發展目標。
下一步該鄉黨委將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以提升戰斗力為目標,加快推進黨建工作深入開展、提高“黨建+”融合質量,順利完成下半年目標任務。
(洪麗云、謝靜)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