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桃花潭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立足古鎮文化資源與基層實際,以提升黨員教育質效為目標,通過創新教育形式、豐富教育載體、健全教育機制,著力打造黨員教育工作新格局,為全鎮高質量發展凝聚紅色力量。
創新形式“活”教育,增強學習吸引力
堅持把理論武裝作為黨員教育的首要任務,打破傳統“填鴨式”授課模式,創新推出“理論+實踐”“課堂+現場”“線上+線下”三維立體教學法。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鄉村振興政策等重點內容,邀請基層宣講員開展專題黨課14場,覆蓋黨員1200余人次;組織黨員赴紅色教育基地、鄉村振興示范點開展現場教學15次,通過實地觀摩、情景體驗,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針對不同黨員群體特點,實施分類分層教育。對流動黨員,建立“云端課堂”,利用微信公眾號推送學習資料50余期;對年老體弱黨員,組建“送學小分隊”,開展“上門送學”服務140余次,確保黨員教育“一個都不掉隊”。同時,創新開展“黨員微課堂”活動,鼓勵普通黨員走上講臺,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分享學習心得,實現“一人講、眾人學”,有效激發黨員參與學習的主動性。
豐富載體“實”教育,提升學習實效性
深度挖掘桃花潭鎮紅色文化資源,依托鎮內雙花園黨支部舊址、王稼祥紀念館等,打造“行走的黨課”品牌。開發“重走革命路”“聆聽紅色故事”等沉浸式教學線路,組織黨員開展體驗式學習,讓紅色基因融入黨員血脈。今年以來,累計接待鎮內外黨員學習團隊40余批次,開展現場教學活動30余場。創新推出“黨建+文旅”教育模式。在景區設立“黨員示范崗”,組織黨員志愿者為游客提供講解、咨詢等服務。同時,圍繞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中心工作,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組織黨員參與環境整治、矛盾調解等志愿服務300余次,推動黨員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
健全機制“嚴”教育,保障學習長效性
建立黨員教育責任落實機制,明確鎮黨委、村黨組織、黨支部三級責任,將黨員教育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考核重要內容,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建立黨員學習積分管理制度,對黨員參加集中學習、主題黨日、志愿服務等情況進行量化積分,定期公示積分排名,將積分結果與黨員評先評優、民主評議掛鉤,激發黨員學習積極性。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