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涇縣高度重視選調生培養管理工作,不斷完善嚴管厚愛、成長成才、實踐鍛煉等舉措,確保選調生隊伍“留得住”“學得會”“干得好”,為全縣干部隊伍建設注入“源頭活水”。
打好嚴管厚愛“組合拳”,確保選調生“留得住”。出臺《涇縣選調生管理辦法(試行)》,建立縣委組織部統管、鄉鎮黨委負責、村黨組織第一培養的三級管理責任體系,明確包鎮縣領導為第一幫帶責任人,鄉鎮黨委書記為到村任職選調生培養直接責任人,所任職村黨支部書記為直接培養人,幫助選調生從“門外漢”成長為“村里人”。嚴格執行《安徽省選調生到村任職工作經費管理暫行辦法》,及時撥付選調生一次性安置費,并定期足額發放駐村生活補貼,強化選調生生活保障,妥善解決生活困難。定期開展談心談話、主題沙龍、走訪慰問等活動,及時了解選調生思想動態和生活工作情況,暢通上下交流渠道,積極回應選調生訴求意見,讓選調生切實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溫暖。建立綜合考核體系,嚴格開展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到村任職期間考核和到村任職期滿專項考核,將考核結果與下一步培養使用掛鉤,擇優選拔政治涵養高、作風能力強、工作業績好的選調生進鄉鎮黨政領導班子、到縣級機關任職工作。
搭好成長成才“快車道”,確保選調生“學得會”。將選調生培訓工作納入全縣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依托“涇川講堂”、縣委黨校主體班次、現場教學教育基地等陣地,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室內與戶外相結合、座談與調研相結合等方式,全面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學深學透。實行“導師傳幫帶”制度,選派政治過硬、作風正派、工作經驗豐富的領導干部作為選調生幫帶責任人,通過政治上關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愛,積極幫助選調生卸下思想包袱、轉換身份角色、提升能力本領。將選調生納入基層黨建信息員隊伍,建立線上寫作交流群,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時事熱點、時令節氣等主題,采取定期約稿投稿方式,不斷破解年輕干部不會寫、不想寫、不愿寫的僵局。在縣委組織部官方微信公眾號“涇縣先鋒”開辟選調生專欄,定期刊發選調生優秀文章和駐村心得,截至目前,共發表文章117篇,其中上稿共產黨員網30余篇,選調生文字寫作水平大大提升。
用好實踐鍛煉“磨刀石”,確保選調生“干得好”。大力開展國情調研,赴安吉學習“兩山理論”、走進市級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走在前 創示范”行動選點村了解紅色美麗村莊建設情況,逐步提高選調生調查研究能力。將開展國情調研作為培養鍛煉到村任職選調生的關鍵環節和涵養基層情懷、了解村情民意的重要載體,定期召開選調生座談會、撰寫調研報告,通過學習交流不斷提高選調生用基層視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選調生向下扎根、向上成長。堅持人崗相適、人盡其才原則,根據選調生專業特長、能力素質等情況,將選調生選派到村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助理或村委會主任助理,廣泛了解村情民意,熟悉農村工作,積極承擔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信訪維穩等急難險重任務錘煉過硬作風、增強斗爭本領。截至目前,全縣36名在職選調生中有4名任鄉鎮領導班子成員,5名在縣委組織部等重要崗位任職,其中2名為副處級干部,4名為副科級干部。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