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涇縣堅持把黨員教育作為保持黨員隊伍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抓手,巧用“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不斷在頂層設計、教學內容、培訓方式、為民服務上做文章,努力探尋黨員教育“最優解”,激活黨員教育工作“一池春水”。
做好“頂層設計”加法,讓黨員教育“有的放矢”。建立“縣委統籌+組織部門牽頭+基層黨組織具體推進”的三級聯動工作制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確保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落到實處。縣委召開常委會學習《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等相關文件規定,統籌做好部署安排、組織協調和監督指導,高位推進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縣委組織部始終堅持把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年度基層黨建工作重點任務,作為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督促各基層黨組織把黨員教育工作抓在日常、嚴在經常、管在平常。同時制定出臺《涇縣干部隊伍能力素質提升行動計劃》《關于進一步規范主題黨日活動,推進黨員教育培訓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等多部規范性文件,推動黨員教育培訓規范化、制度化和長效化。各基層黨組織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課開講啦”等活動,組織廣大黨員通過集中學、個人學、實踐學等不同學習方式,強化理論學習教育、黨性教育、專業技能教育等,推動黨員能力素質大提升。
做好“教學內容”減法,讓黨員教育“粗中有細”。針對機關、農村、社區、學校、非公等不同領域黨員學習需求的不同,科學合理設置教學內容,不斷提升黨員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針對機關黨員,圍繞黨的創新理論教育、黨性教育等模塊,重點安排設置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四軍革命歷史文化等特色課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筑牢思想根基、錘煉黨性修養。針對農村黨員,圍繞抓黨建促鄉村振興、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壯大村集體經濟、鄉風文明建設等中心工作,精心設置黨建業務理論、農村實用技術、鄉村產業發展、農村電商直播等課程,幫助農村黨員熟悉了解黨建基本知識、掌握運用實用技能、提升致富帶富能力。針對社區黨員,圍繞城市基層治理、新時代文明志愿服務、文明城市創建等內容,有效利用“1cm紅色驛站”“涇小哥之家”等陣地,積極開設廉潔家教家風、交通安全管理、政策宣傳引導等民生課程,讓黨員在實際行動中踐行為民理念。2024年以來,涇縣共組織開展機關黨務工作者輪訓班、農村黨員教育示范培訓班等各類主體班次8期,培訓黨員干部800余人次。
做好“培訓方式”乘法,讓黨員教育“身入心至”。充分發揮“一堂現場課就是一次心靈對話”的乘數效應,巧用情景式、訪談式、互動式等現場教學方法,將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榜樣的故事內嵌到黨員教育全過程、各環節,讓黨員教育春風化雨、浸潤人心。立足本地紅色文化資源,精心打造《高高的云嶺》大型紅色題材皖南花鼓戲情景劇,開發設計《烽火中的青春之歌》《皖南的懷念》《用一生堅守的初心》《用生命譜寫的誓言》等現場教學微黨課,并邀請原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之子袁振威教授來涇為黨員干部上一場題為《殉道者的精神為革命,為國家民族服務——我的父親袁國平》的訪談教學,讓黨員干部在面對面的聆聽交流中感悟歷史情懷、傳承紅色基因,使黨員教育更有感染力和生命力。深入挖掘身邊榜樣故事,聚焦鄉村振興、非遺傳承、民俗技藝等領域,拍攝制作《黨建引領 “泵”出產業金山》《初心 匠心》《精雕細琢制傘人:鄭國民》等黨員教育電視片,講好鄉村振興故事、展現非遺文化魅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活動、集中培訓等,推動黨員教育視頻資源進組織生活、進黨校輪訓,教育引導廣大黨員爭做標桿、爭當先進。
做好“為民服務”除法,讓黨員教育“行之有效”。堅持把服務群眾、服務基層作為檢驗黨員教育成效的“試金石”,主動下沉一線,幫助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實現以學促干、以干踐行、以行增效。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開門一件事”等實踐,黨員干部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工作制度,大力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雙聯系雙報到雙服務”“立足崗位作奉獻”等活動,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黨群服務中心、1cm紅色驛站、工會驛站等載體,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城市基層治理等中心工作,積極開展政策咨詢解答、法律法規宣傳、人居環境整治、防汛抗旱救災、就業創業指導等志愿服務,切實把黨員教育培訓成果轉化為擔當作為、攻堅克難的實踐力量。2023年以來,黨員干部化身“紅色志愿者”深入街道路口、小區樓棟、企業車間、田間地頭累計開展交通文明勸導、電信網絡詐騙宣傳、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企業需求調研、走訪困難群眾等服務2000余次,覆蓋黨員群眾1.3萬余人次,切實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